查看全圖
地方行政區圖

廣東全省輿圖

General Map of Guangdong Province
漢 語 拼 音 Guangdong quan sheng yu tu
製圖年代 約清嘉慶21年(1816)
原圖尺寸
板式類型 彩繪
材質 紙本
色彩
數量
類型
典藏國別
典藏單位 大英圖書館(British Library)
徵引書目 《大清一統志》,卷459,〈廣東連山廳〉。 嘉慶《新安縣志》,卷之四,〈山水略〉。 同治《番禺縣志》,卷14,〈建置略.炮台附〉。
備註 Or. 11529
分享
圖題〈廣東全省輿圖〉,圖中不附圖例及方位,但採北上、南下。全圖以計里方格配合經緯繪製,經緯的刻度標示於圖沿,其中一處註記「中線」係以京師為準;經緯線的標準,以「各縣輿圖每度分為十格,每格度數得六分,每格度里方停得25 里,經緯相同」。圖中雖不附圖例,但府、州、縣、司自成統一圖示,再以紅色標示;但紅色疑似後來加工描繪,因為部份紅色符號有暈開的痕跡。全圖對於山丘、河道及司汛的基本軍事單位描述甚為詳細;府、州及直隸廳的行政區劃以紅線分別,地名的標示及鄰省省界均有註記;全圖是一幅繪製技巧相當成熟的行政區劃圖。        
從圖上的行政區劃,判斷本圖繪製的年代或為嘉慶、道光間;「嘉慶21 年(1816)改連山縣為直隸廳。以舊駐三江口之理猺同知,改為綏猺同知,移駐於此」(《大清一統志》,卷459,〈廣東連山廳〉),圖中連山縣已標示為「連山綏猺廳」。圖中對沿海炮臺地點的標示特別清楚,如扼守九龍的佛堂門海峽原為東龍洲炮臺,康熙年間設砲臺一座,「以禦海氛,嘉慶庚午(15 年,1810)知縣李維榆詳請移建北臺於九龍寨海旁」(嘉慶《新安縣志》,卷之四,〈山水略〉),是為九龍炮臺。但嘉慶22 年(1817),總督阮元(1764-1789)奏准添建在大黃滘口海心洲岡,安設礮22 位,實因「大黃滘地方有大河一道,南通香山,東南通黃埔虎門,為商船之所必經。若由大黃滘直抵省城,即可不由東南之獵德,是僅建獵德礮臺不足以嚴兩路門戶。臣阮元親自相度大黃滘,有小石山,土名龜岡,四面皆水,堪以添建礮臺」(同治《番禺縣志》,卷14,〈建置略.炮台附〉);圖中尚未反應扼守省城,俗稱「車歪炮臺」的大黃滘炮臺。據此判斷本圖或繪於嘉慶21、22 年間。        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廣東省地圖〉(平圖021477)、〈廣東省屬各州府縣地輿圖說〉(平圖021157)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〈廣東全圖〉(gm 71005120)、〈廣東通省水道圖〉(gm 71002467)、〈廣東全省水陸輿圖〉(gm 71005159)、〈滇粵、越南聯界輿圖〉(gm71005069)對應參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