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政區總圖
輿地全圖
Complete map of imperial territory漢 語 拼 音 | Yu di quan tu |
---|---|
繪製者 | 佚名 |
製圖年代 | 嘉慶四年(1799) |
原圖尺寸 | |
板式類型 | 墨印著色 |
材質 | 紙本 |
色彩 | |
數量 | |
類型 | |
典藏國別 | |
典藏單位 | 國會圖書館(Library of Congress) |
原藏目錄連結 | http://lccn.loc.gov/gm71002353 |
入藏來源 | 恆慕義(Hummel, Arthur William, 1884-1975) |
入藏方式 | |
入藏時間 | 1930年 |
徵引書目 | 《清仁宗實錄》卷二二、卷二八、卷六八、卷八一、卷九一。 |
分享 |
圖題〈輿地全圖〉;根據圖右下方「圖例」說明本圖之編製係參照「康熙癸丑(十二年,1673)」黃宗羲舊圖所刻,同時增訂陸續歸入清朝版圖,如「顧其時臺灣、定海未入版圖,而蒙古四十九旂之屏藩,紅苗八排、打箭炉之開闢,哈密、喀爾喀西套、西海諸地及河道海口新制猶闕」、「改土歸流廳縣之分建,衛所之裁併」,均在圖中「詳加增輯」。全圖亦在多處配合文字說明,藉以描繪清朝中葉的疆域版圖;另圖中亦說明荷蘭、俄羅斯、朝鮮、安南等域外,說明當時對境外諸國的認識。
全圖刻繪複雜,所記地名甚多;圖例說明各符號所代表各級行政區畫;山脈、沙漠、長城地形地貌採形象繪法描述,海面呈現波紋狀,繪圖的技法明顯為明代風格。圖上方圖題兩側記錄了直隸、盛京等十九省統屬府州廳縣的數目。
圖中行政建制及地名的演變,或可為本圖繪製年代的判斷。嘉慶二年(1797),貴州南籠府更名為「興義府」,府屬永豐州改貞豐州,三年(1798)於其府屬新置興義縣、嘉慶二年,銅仁府屬松桃廳升置直隸廳、嘉慶三年,平越府降為直隸州仍屬貴平石道;都反應在圖中。因此,得知本圖為嘉慶三年以後的作品。其它嘉慶五年(1800)後的改置,圖中未見。如:是年於吉林長春堡改置長春直隸廳、同年福建漳州府屬置雲霄廳。嘉慶六年(1801)所變動的行政區劃,如:江西南昌府所屬寧州改名義寧州、四川雜谷廳的改名理蕃直隸廳、太平縣改置直隸廳、達州改升綏定府,更未在圖中反應。因此,幾乎可確定本圖或繪於嘉慶四年(1799)前後(參:《清仁宗實錄》卷二二、卷二八、卷六八、卷八一、卷九一)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十三排銅版地圖〉(平圖021049–021156)、〈中國地圖〉(平圖021504)、〈皇朝一統輿地全圖〉(購善002800–002807)、〈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〉(購善002503–002510)相對應研究。
全圖刻繪複雜,所記地名甚多;圖例說明各符號所代表各級行政區畫;山脈、沙漠、長城地形地貌採形象繪法描述,海面呈現波紋狀,繪圖的技法明顯為明代風格。圖上方圖題兩側記錄了直隸、盛京等十九省統屬府州廳縣的數目。
圖中行政建制及地名的演變,或可為本圖繪製年代的判斷。嘉慶二年(1797),貴州南籠府更名為「興義府」,府屬永豐州改貞豐州,三年(1798)於其府屬新置興義縣、嘉慶二年,銅仁府屬松桃廳升置直隸廳、嘉慶三年,平越府降為直隸州仍屬貴平石道;都反應在圖中。因此,得知本圖為嘉慶三年以後的作品。其它嘉慶五年(1800)後的改置,圖中未見。如:是年於吉林長春堡改置長春直隸廳、同年福建漳州府屬置雲霄廳。嘉慶六年(1801)所變動的行政區劃,如:江西南昌府所屬寧州改名義寧州、四川雜谷廳的改名理蕃直隸廳、太平縣改置直隸廳、達州改升綏定府,更未在圖中反應。因此,幾乎可確定本圖或繪於嘉慶四年(1799)前後(參:《清仁宗實錄》卷二二、卷二八、卷六八、卷八一、卷九一)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十三排銅版地圖〉(平圖021049–021156)、〈中國地圖〉(平圖021504)、〈皇朝一統輿地全圖〉(購善002800–002807)、〈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〉(購善002503–002510)相對應研究。